直到前几天一封冲上热搜的“检察院回复函”,才将我们的记忆再次拉回9年前。那年,仅有15岁的陈泗翰,因为刺死霸凌者,被判8年有期徒刑。6年后,由于在狱中表现良好,陈泗翰于2022年获得假释出狱。在这起“刺死霸凌者”事件中,他既不是英雄,也不能定义为凶残的凶手,更多的,是在无法自卫的绝路中殉葬了自己青春的少年。“我是一个没有青春的人。”面对镜头,陈泗翰的笑容带着一丝苦涩。
2014年4月,陈泗翰还是瓮安四中一名普通的学生,被校霸李小东强行带到一个没有监控的巷子殴打,陈泗翰在极度惊恐下掏出同学给他防身的刀具。李小东见状也用刀刺向了陈的后背,瞬间见血;出于自卫,陈泗翰双手拿刀,刺向了霸凌者的胸口……
可惜的是,事情发生在近十年前,那时候,陈泗翰没有被认定为正当防卫。法院认为“陈泗翰的行为符合故意伤害罪的法定构成要件,本案的发生系被害人主动挑起事端,被害人有明显过错”。由于陈泗翰未满十八周岁,所以被“从轻”判处八年有期徒刑,被押往未成年人管教所服刑。这十年里,校园欺凌成为社会、法律界和教育界都极为关注的议题。语言欺凌、身体欺凌、社交欺凌、网络欺凌,我们认识到的欺凌的形式越来越全面。比如2023年6月,山西介休市,13岁男孩遭殴打、被逼吃粪便。期间,霸凌者手机摄像,私发给其同学。(孩子精神受刺激,和原来“大不一样”。)明明法律在完善,明明许多人在关注,但为何校园暴力依然屡禁不止?一项关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调查显示,65%的少年犯在回答自己犯罪原因时,选择了不懂法律。法治教育的意义在于,它既能帮助青少年懂法、守法,预防青少年犯罪。同时,也能帮助青少年拿起法律的武器,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。如果当时,陈泗翰被霸凌的时候,有一个人报警,可能他们都会得救。如果陈泗翰和其他同学事先在学校受过反校园欺凌的相关教育,也许就更懂得如何应对。如果有未成年人预防犯罪的课程,弱者在面临伤害的时候,是不是多了一个可以保护自己的武器?如果学校和老师足够重视未成年人的保护、未成年人的法治教育以及反欺凌机制的建立,一切会不会有所不同?
维德中心,
将公益法律课送到孩子们手中
在谈起为什么要将公益法律课送到孩子们手中的时候,维德中心的律师们表示,就是想要将上述的“如果”变成“现实”。2013年的今天,一家由律师自发组织、自筹资金的律师公益组织——维德中心,在深圳诞生,致力于在中国法律界推动与传播志愿法律服务理念与实践。面对校园欺凌的问题,许多有公益心的律师自发开始做起了青少年普法教育。律师们受到过系统的法律知识训练,又兼具实践经验,并且律师工作具有时间相对自由的特点。这些优势叠加起来,使律师参与公益普法有了不一样的特点。2015年,维德中心依据教育部、司法部、全国普法办联合颁布的《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》的精神和要求,开启“一起爱法”青少年普法项目,“一起爱法”的青少年普法系列课程里,就包括“反校园欺凌系列”!在这个课程中,授课律师用生动活泼的例子,告诉孩子什么是欺凌,面对欺凌如何保护自己,如何拿起法律的武器。除了欺凌系列之外,一起爱法还有“规则系列”、“宪法系列”、“民法典系列”、“公共参与系列”、“犯罪预防系列”等系列课件,所有的授课都是小班模式,采用参与式和体验式。维德中心要做的,就是摒弃之前恐吓、枯燥的普法课,而打造生动有趣、寓教于乐、自成系统、循序渐进的法治课堂。维德中心已经将志愿校园普法坚持了十年。
维德中心的李严律师分享,在给孩子们分享法律课的时候,是将他们看作自己的孩子。在讲授法律课的时候,律师会不断思考,我们的孩子需要什么样的法治课?我们想告诉自己的孩子哪些必须知道的法律知识?是以最温暖的方式,给到最实用的法律知识。一次在给六年级的小学生讲《外星使者与宪法》时,在选择五项宪法权利这个游戏环节当中,有一组学生选择放弃人身自由权。李严律师觉得非常惊讶,问他们这样选的原因。小组代表说:“我们组选择了平等权,既然人人都是平等的,谁又可以随便拿走别人的人身自由呢?”她突然发现,给孩子们上课,是教学相长,自己讲的课可能会影响他们对世界的看法,而他们的回应也同样会影响自己对世界的看法。在他“校园欺凌”的课程中,一个孩子一直在默默落泪,因为想起了三年前被欺负忍气吞声,而不想上学的日子。孩子的眼泪,让这位律师想起了自己的过往,学生时代他曾经给一个好友起外号,开玩笑,最后毕业后好友不再联系他。他找到那位好朋友道歉,他说未来,要“带着愧疚谨言慎行,尊重别人,更尊重自己”。维德的“老”志愿律师翟振轶说,自己分享“校园欺凌”的班级,正好出现了这样的情况。当时班里有3个男生,向低年级的学生要钱,三个人一共要了50块。只不过,无论是索要钱财的高年级学生,还是被索要的低年级学生,都还没有意识到这种行为,其实就是校园欺凌了。上完课之后,这些学生才对自己的行为有了正确的认识。后来这三个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,把索要来的钱退回去了。这个学校位于福田比较老旧的小区,周边相对来说人口比较杂乱。原本这类事情很容易引起各种流言,但事情处理得很好,学校也很满意,而且也意识到今后同类问题要怎么处理。
在过去10年时间里,维德中心累计培养了1225名普法志愿者,为全国31个省300多个县(区)的1000余家中小学,讲授了逾72600堂法治课,受益学生近300万人次。一起爱法的课程,不止在深圳,还去到了新疆,去到了汶川,也去到了贵州(也就是陈泗翰的家乡省份)……未来,维德中心还计划在3个试点城市,不少于150个班级讲授不少于600节法治课,希望受益学生能达到约3万人次。当然,维德做志愿校园普法不仅为了预防犯罪,还希望启发学生的法律思维和法治意识。2018年,甘肃定西姚家坪小学,学校教导处李主任对“一起爱法”项目的刘律师说:“也许就是某一句话激发了孩子,让一颗种子种下了,说不定人生就会发生变化。”这让刘律师对青少年普法教育更有信心,也许是一种方法,也许是一种力量,让孩子们面对某个现象时,少一份抽象的偏执,多一份具像的分析;让他们知道某个事件的背后对应着某个法律规定,这个法律规定有处罚功能也有教育意义。每次发生各种霸凌、犯罪事件时,每次看到不公的判决结果后,我们都会一遍遍地问:这个世界还会变好吗?也许这颗种下的种子,就是对抗这个世界阴暗面的力量源泉。
2020年8月25日,经历了六年零十个月的监狱生活后,在父母和林律师等人的不断努力之下,陈泗翰获得了提前释放。在牢里,他不曾停止学习,报名了中专、大专课程,拿到了刑法专业的大专毕业证书。他终于走出这个困了他近7年的牢笼,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自由。但是做律师,需要有无故意犯罪的记录,这也许是陈泗翰成为律师最大的障碍。幸好,这位曾经独自对抗暴力,付出了自由代价的孩子,迎来了新的人生转机。在不断地申诉过程中,检方终于给他们做出了回复:已向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出再审检察建议。一个小小少年,勇敢的向校园欺凌说“不”、检察院决定重新审查,这些改变都让大众看到了新的希望。让我们共同努力,为青少年犯罪问题寻找解决办法。通过加强法治教育,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,我们可以为他们打开一扇通向光明未来的门。我们也期待,在一个新的世界里,强者公正,弱者安全,和平在握。